澳門世界遺產:議事亭前地、板樟堂前地一帶
議事亭前地以至板樟堂前地一帶是繼大三巴牌坊以外,澳門又一富有葡萄牙殖民地色彩的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地標。
議事亭前地(Largo do Senado / Senado Square)
議事亭前地是澳門最具歷史意義和美麗的廣場之一,它位於澳門歷史城區的心臟地帶,曾經是社會活動和公共慶典的中心。廣場鋪設著黑白花磚,圖案如波浪般流動,具有獨特的視覺效果。
市政署大樓(Instituto para os Assuntos Municipais)
議事亭前地旁邊的市政署大樓原稱「議事亭」(也是議事亭前地名稱的由來),建於 16 世紀末,曾作為葡萄牙殖民時期的市政機構,後多次重修。現為澳門市政機構的辦公場所。大樓採用南歐新古典主義風格,後院花園保留了葡式瓷磚壁畫和噴泉,極具葡萄牙特色。










仁慈堂大樓(Santa Casa da Misericórdia / Holy House of Mercy)
除了市政署大樓,議事亭前地旁邊的歷史建築還有建於 1569 年的仁慈堂大樓,它是一座純白色的新古典主義建築,拱廊、簡約線條及三角楣飾展現歐陸風情。仁慈堂由澳門首任主教創立,是亞洲最古老的慈善機構之一。大樓二樓設有仁慈堂博物館,展示天主教慈善歷史文物,如早期醫療用具、文獻等。
玫瑰聖母堂/玫瑰堂/板樟堂(Igreja de Sao Domingos / St. Dominic's Church)
從議事亭前地前往大三巴牌坊途中會經過另一廣場板樟堂前地(Largo de Sao Domingos / St. Dominic's Square),它的地面同樣鋪有葡式碎石,名字源於前地旁的巴洛克風格玫瑰聖母堂。
玫瑰聖母堂又稱玫瑰堂或板樟堂,後者名稱因早期由木板搭建而得名。玫瑰堂建於 1587 年,由西班牙多米尼克教會(道明會)興建,是澳門最古老的教堂之一。教堂內部的祭壇供奉玫瑰聖母像,飾有精細雕刻和油畫。
澳門女媧廟
舉目殖民地建築物之中出現了一間百分百體現出中式文化的女媧廟,它又稱 「靈岩觀」 或 「女媧娘娘廟」,始建於清道光年間(約公元 1850 年)。相傳當時澳門瘟疫流行,民眾為祈求疫情消退、平安健康,特地興建此廟以祭祀女媧娘娘。女媧廟規模不大,廟內的廟祝著意提醒我廟內不准拍照。